近日,一款名为"tom在线"的社交软件突然被爆出存在严重隐私漏洞,用户聊天记录、支付信息甚至身份证照片遭第三方非法兜售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内部员工爆料平台长期通过算法操控用户行为,大量虚假账号制造流量泡沫,已有数万人遭遇财产损失。本文深度揭露tom在线背后的数据黑产链条,并独家专访网络安全专家提出紧急应对方案。
凌晨三点,李女士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:"你上周在tom在线购买的情趣内衣已发货,包裹正在派送中。"冷汗瞬间浸透后背——她从未在任何平台购买过此类商品。当她颤抖着登录tom在线账号时,发现账户中竟凭空出现了37笔未授权的交易记录,累计金额超过8万元。这只是近期"tom在线数据泄露事件"曝光的冰山一角。
网络安全机构"鹰眼实验室"最新报告显示,tom在线的用户数据库存在重大设计缺陷。黑客通过简单的SQL注入攻击,就能获取包括用户真实姓名、手机号、GPS定位轨迹等21项核心隐私数据。更可怕的是,平台内置的AI推荐系统会刻意诱导用户点击含有木马病毒的第三方链接。有受害者在采访中哭诉:"我在tom在线认识的'投资导师'骗光了我准备买房的首付款,现在才知道那是个AI生成的虚拟账号!"
记者暗访某数据交易暗网时,发现标注"tom在线实时数据包"的商品正在被疯狂抢购。一个包含10万用户完整信息的压缩包仅售0.3比特币,购买记录显示已有16个境外IP完成交易。网络安全专家张明远指出:"这些数据正在被用于精准电信诈骗,有人利用tom在线的社交关系链,伪装成好友实施'杀猪盘'诈骗,单笔最高涉案金额达120万元。"
面对舆论压力,tom在线官方在凌晨发布声明,称系统"绝对安全",并将用户信息泄露归咎于"个别员工违规操作"。但前技术总监王某某向本刊提供的关键证据显示,平台早在2021年就已知晓加密算法存在漏洞,却为节省成本拒绝升级服务器。更令人发指的是,其广告分成系统会故意延长未成年用户的在线时长,某14岁少年连续使用18小时后诱发癫痫送医。
目前,国家网信办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tom在线总部。法律专家提醒,受害用户应立即做好三件事:1.在"国家反诈中心"APP进行风险核验 2.前往公安机关开具数据泄露证明 3.通过12377违法举报平台提交证据。这场由tom在线引发的数据风暴,正在揭开互联网时代最黑暗的潘多拉魔盒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