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班长被贴上"插座"标签,全班陷入诡异沉默!一场关于权力、欲望与集体压抑的校园风暴,竟隐藏着令人脊背发凉的秘密......
教室内风扇吱呀转动着,李晓明的手指死死抠住课桌边缘——黑板上用粉笔写着"班长=插座"的涂鸦,在晨光中刺得人眼眶发酸。这个向来以优秀著称的模范生,此刻正颤抖着看向自己课椅上用红漆喷绘的插座图案。后排传来压抑的窃笑,像毒蛇吐信般钻进他的耳膜。
"你们到底什么意思!"李晓明突然转身嘶吼,却在对上四十五双眼睛的瞬间如坠冰窟。那些朝夕相处的面孔此刻仿佛戴着统一的面具,有人低头摆弄橡皮,有人若无其事地转笔,更多人则直勾勾盯着他,瞳孔里跳动着某种令人窒息的亢奋。角落里传来一声轻笑:"班长不就是插座吗?谁都能插一下......"话音未落,教室突然陷入死寂,班主任王老师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。
三天前的班会成为这场风暴的导火索。当李晓明站在讲台强调"手机必须统一存放"时,林小雅突然举手:"班长这么爱管充电的事,干脆当个插座呗!"起初只是零星的哄笑,直到有人在匿名论坛上传了张PS照片:李晓明的证件照被嫁接在万能插座上,每个插孔都标注着"纪律委员""学习委员"等头衔。帖子以惊人的速度发酵,评论区涌现出大量匿名指控:"他收作业时摸我手""午休查岗偷拍女生"......
随着调查深入,更荒诞的真相浮出水面。在教务处电脑恢复的聊天记录里,"插座计划"的策划者竟是向来温顺的副班长陈雨欣。这个总梳着齐耳短发的女孩,在加密群组里写道:"我们要创造能容纳所有不满的容器,而李晓明......就是最完美的插座。"心理老师指出,这实质是集体潜意识的暴力转移——当重点班的压力逼近临界点,品学兼优的班长便成了承载所有负面情绪的"安全阀"。
事件最终以陈雨欣转学告终,但教室后排总会出现神秘插座涂鸦。某个暴雨夜,值日生目睹李晓明跪在地上疯狂擦拭墙上的喷漆,湿发黏在苍白的脸上,嘴里反复念叨:"我不是插座......"而窗外惊雷炸响的刹那,监控拍到了更骇人的画面:三十七把雨伞在走廊整齐排开,伞尖全部指向三年二班教室,像极了插头阵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