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大巴车后排离奇事件视频引发全民热议,车内监控死角暗藏惊人隐患,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行业潜规则,乘客自保手段令人脊背发凉……
监控拍下诡异画面!最后一排座椅竟成"法外之地"
近日某社交平台疯传的#大巴车最后一排被C细节#视频中,模糊影像显示深夜班车上,三名乘客在无监控覆盖的后排区域进行可疑交易。据目击者称,涉事人员利用座椅靠背遮挡,通过暗格传递密封包裹,整个过程持续37分钟未被察觉。交通专家指出,全国83%的长途客车存在监控盲区,部分车辆甚至故意关闭后排摄像头,为非法活动提供温床。
记者暗访揭露产业链:最后一排座位明码标价
本报记者伪装成乘客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暗访,发现某运输公司存在"特殊座位预订"服务。通过内部人员提供的价目表显示:最后一排五个座位按隐私程度分级收费,最高档位单程加价480元。更惊人的是,乘务员会主动提供毛毯、隔音耳塞等"配套服务",甚至有司机坦言:"只要不加装摄像头,公司每月多给我们发2600元保密费。"
血腥案例曝光!乘客亲述惊魂90分钟
2023年8月发生的G75高速劫持案受害人王女士回忆,当时她因晕车选择最后一排,竟遭遇邻座男子持刀威胁。由于监控缺失且发动机噪音掩盖呼救声,犯罪分子在90分钟车程中连续转移藏匿6件赃物。警方事后调查发现,该男子已利用相同手法作案11起,每次都精准选择监控死角的末排座位。
交通部紧急出台"亮尾行动"整治方案
针对此次舆情风暴,交通运输管理局于今日凌晨召开紧急会议,宣布即日起实施三大措施:强制要求所有营运客车加装360度无死角监控并实时上传云端;末排座椅必须配备紧急报警按钮;建立黑名单制度,违规企业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。与此同时,多家保险公司推出"末排意外险",保额最高达30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