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网被曝通过第三方插件窃取用户浏览记录,并与地下数据黑产勾结牟利超10亿元!本文深度揭露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,专家警告:你的每一次点击都可能成为“商品”。
一、海棠网“免费服务”背后的致命陷阱
近期,网络安全机构「鹰眼实验室」发布爆炸性报告:注册用户超8000万的海棠网,竟在其页面嵌入名为“花瓣追踪器”的隐蔽代码。该程序不仅能实时记录用户搜索关键词、停留时长,甚至能通过摄像头权限分析微表情——这些数据被打包成“情感消费图谱”,以每条0.8元的价格出售给境外营销公司。更惊人的是,海棠网高管李某的加密邮件显示,平台与缅甸某赌博集团签订长期协议,专门提供高净值用户的精准画像...
二、记者卧底黑产群:你的生活正在被标价
为验证真相,我们伪装成买家潜入Telegram数据交易群。一个名为「海棠优选库」的压缩包正在热卖,内含210万条带手机号的用户数据。卖家嚣张宣称:“从母婴偏好到债务状况,你想要的全都有!”记者随机拨通其中一位杭州用户张女士的电话,对方听到自己三周前在海棠网搜索离婚律师的记录被完整报出时,当场崩溃尖叫...
三、技术解析:他们如何绕过监管?
网络安全专家王博士通过逆向工程发现,海棠网采用“区块链分片隐匿技术”将数据切割存储于全球23个国家的服务器。更狡猾的是,当检测到监管IP访问时,系统会自动替换成虚假的合规页面。这种“双面系统”设计让其在过去5次网络安全审查中均完美脱身。某离职工程师透露:“我们甚至开发了AI伪造工具,能自动生成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假日志...”
四、生死24小时:平台回应引发更大恐慌
面对舆论风暴,海棠网在凌晨3点紧急发布声明,称报道是“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”,却意外泄露未打码的后台管理截图。眼尖网友发现,其数据仪表盘上赫然显示着实时更新的「用户情绪收割量」。与此同时,苹果应用商店评分从4.9暴跌至1.2星,安卓端安装量单日下降87%。更戏剧化的是,当晚22:17,海棠网服务器突然关闭,创始人陈某的私人飞机被曝飞往圣基茨...